背景介绍:2015年6月18日,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张晋华博士在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422会议室为金融学院的师生们做了题为“社会网络、信贷市场供需与农户融资”的报告,本次报告是以张晋华撰写的论文《社会网络、信贷市场供需与农户融资》为基础的。本篇简报报告这次讲座的内容。
社会网络也被称为关系,是指一群特定人之间的所有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关系以及通过物质环境和文化共享而结成的间接的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和特殊资本,其在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在尚处于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因乡土社会“差序格局”属性而形成的社会网络已经被证明是改善农户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
目前研究中,区分社会网络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融资影响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另外,现有文献多是从供给来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户融资的影响,很少有文献同时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户融资需求和供求的影响。我们的研究与前人相比,具有独到之处:首先,我们区别了社会网络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融资的影响;其次,我们同时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融资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实现了有效分离社会网络对农户融资供需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家庭和村庄层面的社会网络对农户融资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信贷需求与供给决策可以分为“有需求、有供给”、“有需求、无供给”、“无需求、有供给”“无需求、无供给”这四种情况我们采用最大似然法对上述方程进行联系估计,并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2SLS是为了避免社会网络变量内生性对估计结果的影响。
我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于2009年开展的 “中国农村金融调查”专项入户调研数据,本次调研以入户访谈的方式调查了3省9县81村的1951户农户。调研选择黑龙江、湖南、云南三个省份,三个省份都属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农村社会加速转型时期,这为研究农户之间的社会网络联系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调研对农户的收入、消费、社会网络、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借贷、民间借贷、资金使用等情况做了详细的了解。
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融资金额的比较,我们发现亲戚间的无息借款额最多,其次是通过信用社的融资额,其他融资方式的融资额较少。根据模型回归结果我们发现村层面社会网络对农户民间融资需求和供给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对正规渠道融资需求的影响显著为负,说明村层面社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户的正规融资需求具有替代作用;家庭层面社会网络对农户民间融资需求和供给的影响都显著为负,对正规融资供给的影响显著为正。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家庭层面社会网络增加了正规借贷的需求和供给但会减少对非正规借贷的需求和供给;村庄层面的社会网络会引起分正规融资供给的增加,但会减少对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需求。这表明,社会网络在改善农户信贷约束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户潜在的信贷需求,促进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施淑珍、林智整理)